注意事項:
1. 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滿分為 150 分。
2. 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9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8 分)
1. 王老師經常讓同學們相互批改作文。大家都非常認真,不僅找出作文中的錯別字,而且從語言表達、篇章結構、思想主題等方面進行評價,王老師則及時給予點評。王老師的做法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在( )
A. 發揮了學生的調控性 B. 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性
C. 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性 D. 關注了學生的差異性
2. 如果將下圖比喻為某教師的教育行為,該教師的做法( )
A. 不恰當,忽視了學生均衡發展的要求
B. 不恰當,違背了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C. 恰當,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D. 恰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3. 彤彤性格內向,基本不跟其他同學交往,課間常一個人在座位上看書。羅老師對她說:“你看同學們玩得多開心啊,你應該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多跟大家一起玩!毕铝姓f法中不恰當的是( )
A. 羅老師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B. 羅老師注重學生主動發展
C. 羅老師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D. 羅老師注重學生均衡發展
4. 董老師上完公開課后回看自己的課堂錄像,找出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改進教學。這種做法體現了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的是( )
A. 互助 B. 教學觀摩 C. 進修培訓 D. 教學反思
5.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的是( )
A. 勞動權 B. 休息權 C. 罷工權 D. 受教育權
6. 某機關違反國家規定向學校收取費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由政府責令該機關退還所收費用,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負責人員( )
A. 依法給予處罰 B. 依法給與訴訟
C. 依法給予處分 D. 依法提出復議
7. 教師魏某工作消極、多次曠工,給學校教學工作造成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學?梢圆扇〉拇胧┦牵 )
A. 給魏某予以解聘 B. 給予魏某行政處罰
C. 對魏某予以罰款 D. 要求魏某悔過
8. 小學生梁某欺凌同學,擾亂課堂紀律。學校經過研究,決定將其開除。該校做法( )
A. 不合法,學校只能勸退學生
B. 不合法,學校不得開除學生
C. 合法,學校有教育學生的權利
D. 合法,學校有處分學生的權利
9. 小學生孫某經常違反班規,班主任向他收取“違紀金“,并予以公布。該班主任的做法( )
A. 不合法,侵犯了學生的榮譽權
B. 不合法,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
C. 合法,教師有懲戒學生的權利
D. 合法,教師有管理學生的權利
10. 梁某在小學周邊開了一家網吧,并對前來上網的小學生打折優惠。梁某的做法( )
A. 合法,梁某享有自主經營的權利
B. 合法,利于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
C. 不合法,應依法給予梁某行政處分
D. 不合法,應依法給予梁某行政處罰
11. 11 歲的陳某參加了當地的一個團伙,學校發現該團伙有違法犯罪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校應當及時報告的部門是( )
A. 教育行政部門 B. 人民法院
C. 當地人民政府 D. 公安機關
12. 小學生羅某在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中受傷,學校和學生家長書面請求教育主管部門進行調解。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該主管部門完成調解的時間應為( )
A. 受理申請之日起 60 日內 B. 受理申請之日起 45 日內
C. 受理申請之日起 30 日內 D. 受理申請之日起 15 日內
13. 班主任李老師在利用現代通訊方式聯系家長的同時,堅持定期家訪,研究學生個性特點,制定班級管理規則。對李老師的做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管理班級實現了優化高效 B. 注重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C. 教育學生做到了因材施教 D. 注重家校溝通的多元化
14. 學校安排王老師外出培訓學習,他說:”我都五十多了,教學也完全沒問題,還參加什么培訓?把機會給年輕人吧!"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不需要參加培訓
B. 作為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C. 培訓年輕教師可發揮培訓資源最大效用
D. 培訓任務過多加重了王老師的工作負擔
15. 研究生畢業后,丁老師堅持閱讀專業書籍,同事問她:“你的業務水平已經很高了,還看那么多書干嘛?”她回答說:“我喜歡, 這能讓我保持教學活力!边@表明丁老師注重的職業幸福是( )
A. 理性幸福 B. 感性幸福 C. 給予性幸福 D. 索取性幸福
16. 孫老師常在表揚或批評學生時說:“你做得不錯!要是像XX同學一樣,可就慘啦!”“千萬不要像XX同學一樣!”“你就不能像XX同學一樣表現好點嗎?”孫老師的做法( )
A. 正確,能夠培養學生謙遜品質 B. 正確,能夠促進學生認識自己
C. 不正確,會傷害被比較的學生 D. 不正確,應只與優秀學生比較
17.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的六大主要機構之一,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采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安理會包括常任理事國和非常任理事國,常任理事國的數量是( )
A. 4個 B. 5個 C. 6個 D. 7個
18. 在中國歷史上,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以“王田制”為名恢復“井田制”,將鹽、鐵、酒、鑄錢收歸官府專營,多次改變幣值的改革運動是( )
A. 鄒忌變法 B. 王莽改制 C. 慶歷新政 D. 戊戌變法
19. 尼龍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合成纖維,它的發明使紡織品的面貌煥然一新。被稱為改變世界的重大發明之一。下列選項中,尼龍的發明人是( )
A. 卡羅瑟斯 B. 萊特兄弟 C. 弗萊明 D. 貝克蘭
20. 地球被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空氣密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大氣層通?煞譃閷α鲗、平流層、電離層和散逸層等。下列選項中,能夠反射電磁短波,實現地磁波遠距離通訊的是( )
A. 對流層 B. 平流層 C. 電離層 D. 散逸層
21. “初伏日在夏至第三庚”,意思是三伏中入伏的第一天是在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據此判斷,下列選項中距離初伏最近的是( )
A. 大暑 B. 立秋 C. 處暑 D. 秋分
22. 林語堂在描述中國古代一位著名作家時說:“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他所描述的作家是( )
A. 李太白 B. 王摩詰 C. 故山谷 D. 蘇東坡
23. 敘事長詩《唐璜》將早在歐洲流行的傳記加以改造,把主人公從一個紈绔子弟變成善良的熱血青年,通過其奇特、復雜的經歷,描述了當時歐洲的社會生活。這部作品代表了 19 世紀英國詩歌的最高成就,該詩的作者是( )
A. 彌爾頓 B. 丁尼生 C. 拜倫 D. 雪萊
24. 中國古典園林建筑最具有特色的建筑樣式主要有亭、臺、軒、榭。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亭”的是( )
25. 眾數是一組統計數據中的代表性數值,體現了這組數據中的“集中趨勢”,并且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一次考試后,這組十位同學的成績分別是69、73、79、85、70、82、73、71、83、75。則這組分數的眾數是( )
A. 72 B. 73 C. 74 D. 75
26. 在Windows系統中,菜單中某些菜單項顯示為灰色。關于這些菜單項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該菜單項當前不可選用
B. 該菜單項當前正在被使用
C. 該菜單項當前已從注冊表中刪掉
D. 該菜單項含有下一級菜單
27. 在Excel中,可用做單元格日期類型年、月、日間的分隔符的是( )
A.“/ ” B.“丨” C.“\” D.“、”
28. 下列選項中,與“恒星——行星”的邏輯關系相同的是( )
A. 音樂——古典音樂 B. 帽子——手套
C. 中文書——詞典 D. 球鞋——運動鞋
29. 找規律填數字是一個很有趣的活動,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選項中,填入數列“2、3、8、26、( )、 5462”空缺處的數字,正確的是( )
A. 70 B. 120 C. 160 D. 210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14 分,共 42 分)
30. 材料:
我剛接任三(2)班班主任老師,全校聞名的“小魔王”——陽陽成為了我的學生,開學沒幾天,陽陽的問題便接踵而來,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 單腿盤坐在座位上,書包隨意扔在地上,和同學鬧矛盾后就動手打人……如何改變他的這些毛病呢?我利用兩周的時間認真觀察陽陽,發現他有許多的毛病,但也有不少優點,比如酷愛閱讀,數學成績好……于是,我請他在全班全班交流讀書心得,陽陽非常高興地接受了任務。他利用課余時間認真查閱資料確定內容,反復練習講解,陽陽在班上的讀書交流獲得成功。此外,我還和數學老師商量,讓陽陽擔任數學課代表,同時擔任半組數學作業的改錯任務,陽陽非常認真負責,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給同學糾錯講題。
漸漸地,陽陽改變了以前的毛病,還積極參加學校的興趣小組,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和以前相比判若兩人。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價“我”的教育行為。(14 分)
31. 材料:
這學期,我接任四(2)班班主任,我發現和女生相比,班里不少男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遇事容易沖動,學習也比較粗心,對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 建立雙班委,讓有才能的男生脫穎而出。過去班干部絕大部分是女生。在改選時,我設立了男女兩套班委,讓有經驗的女生指導男生干部工作,也讓男生為女生干部提建議。
第二,設立“真漢榜”,讓有潛力的男生樹立信心。每周在行為規范、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比賽,積分居前或達到一定分數的男生可以榮登此榜,連續四次上榜,可獲得一份陽光喜報。
第三,開展活動,讓好動的男生揮灑激情。為了調動每一個男生的積極性,我經常開展一些男生擅長的活動,發揮他們的特長。
第四,發挑戰書,激發男生的上進心。在取得全班同學同意后,我讓每個學生挑選一個想要挑戰的同學,挑戰內容包括口才、寫字、 守紀等,這一招果真管用,不管是挑戰的還是被挑戰的學生,都取得了進步。
第五,干體力活,培養男生的責任感。在班上,我讓男生負責體力活,對于粗心大意的男生,我就適時提醒。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價材料中“我”的教育行為。(14 分)
32. 材料:
將垃圾以最恰當的方式清除出城市,是城市的一個長久夢想。城市的歷史,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同垃圾作斗爭的歷史。為此,城市的建造和空間部署,逐漸將垃圾的清除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垃圾的隱秘清除和運輸不僅決定了城市的縱深方向,它的配置規律也恰好說明了城市的結構。
大體上,人們可以根據垃圾的在場,確定城市的中心和邊緣。我們可以說,在城市的中心地帶,垃圾最少;反過來,在城市的邊緣地帶,垃圾最多。如果我們認為地面上的垃圾主要是商品消耗后的剩余物的話,那么,還可以說——這一點有些吊詭——商品的飽滿地帶,垃圾最少;商品的匱乏地帶,垃圾最多。顯而易見,是商品及琳瑯滿目的櫥窗置身于城市的中心地帶,它們耀眼奪目,其光輝逼走了垃圾。反過來,在城市的邊緣地帶,垃圾猖獗,讓商品望而卻步。盡管商品是垃圾的前史,但是,在空間上,商品和垃圾相互排斥,水火不容。城市的結構就此出現了一種波紋形:最中心是商品的聚積地,最邊緣是垃圾的堆積地。從中心到邊緣,商品的配置呈現波浪般的散布狀態。反過來,垃圾則呈現遞增的積累狀態。城市總是要將商品往它的中心處聚集,而要把垃圾向它的邊緣處驅趕。就此,人們可以根據城市中的垃圾配置,來確定城市空間的等級和價格,甚至可以確定城市的界線。一個城市的延伸在什么地方終止?如果說,以前有一個高墻或者一個護城河將城市包圍起來的話,現在,是一個隱隱約約的垃圾帶將城市包圍起來。垃圾在城內和城外之間拉起了一條繩索——城鄉結合地帶,垃圾積累到了一個高峰。在垃圾的一側,是城市,在垃圾的另外一側,是鄉村。垃圾在安排城市的結構。
為什么將垃圾不斷地往城市的邊緣地帶驅趕?事實上,直到19世紀,垃圾總是在城市的中心聚集:越是人口密集的地帶,垃圾越是興旺。如今,人們為什么要清除垃圾?是因為人們發現了垃圾的致命威脅。垃圾不僅讓人們不快,最重要的是,它是疾病的催化劑。這就是人們根據垃圾來安排城市結構的原因,“各個居民區及其濕度和方位的安排,作為一個整體的城市及其污水和下水系統的疏通,屠宰場和墓地位置的確定,人口的密度——所有這些都是居民死亡率和發病率的關鍵性因素。這樣,城市除了設置一套整體的清除垃圾的機制之外,它還要提高人們的衛生意識,讓人們自覺和主動地清除垃圾。人們應該獲得一種有關衛生和垃圾的知識:垃圾之所以要清除,是因為它對健康和身體產生危害。垃圾是細菌和病毒的藏身之所。清除和拒絕垃圾,是現代醫學的一個律令,同時也是文明和教養的象征。對垃圾的排斥和拒絕,既是紀律的結果,也是教化的結果。人們已經發現,衛生是現代性的一個核心要素。衛生的程度,是衡量現代性的程度。就此,也可以說,城市的現代進程,就是一個觀念上和實踐中雙重地清除垃圾的進程,F代,意味著垃圾將一掃而空。
事實上,不同城市的垃圾狀況千差萬別,人們可以在不同的城市,有完全迥異的垃圾經驗,甚至在一個城市的不同空間內部,也會有不同的垃圾經驗。這足以說明,城市對垃圾的容忍程度具有較大的彈性。人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與垃圾為伍(一個來自垃圾成堆的地方的人,來到一個潔凈的城市,會有一種隱約的不適感,他發現他不能隨地吐痰了)。就此,如果要就不同城市或者城市內部的不同空間的現代程度作一番對照的話,人們立即可以從垃圾著手:越是不能容忍垃圾的城市,越是現代,反之亦然。同樣,一個城市內部的不同空間,越是排斥垃圾,越是具有一種空間上的等級優勢。
盡管我們看到城市越來越衛生了,越來越現代了,不過,令人絕望的是,垃圾是一個無法完全消除的東西,它像是城市身體上的一個無法治愈的傷口,是它最密切然而又是最討厭的永恒伴侶。城市和垃圾相依為命。不僅如此,垃圾會越來越多,垃圾呈現的是一個增長態勢:一方面,現代社會將商品轉化為垃圾的速度和頻率提高了;另一方面,現代社會正圍繞著商品而組織了一個永不落幕的競賽:商品層出不窮,更新換代,日新月異。商品的盛大堆積使得現代都市中的商場越來腫脹;而與此相應的是,城外的垃圾場會堆得越來越高,越來越觸目驚心,它的恢弘和現代商場遙相呼應。結果,它也會對這個商品競賽的世界報以幸災樂禍式的回眸一笑。
(摘編自汪民安《論垃圾》)
(1)城市居民的垃圾經驗與城市的現代化程度有什么關系?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4 分)
(2)文章認為現代城市與垃圾之間存在著怎么樣的關系?請簡要分析。(10 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 1 小題,50 分)
33.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國是世界上家族體制維系最長的國家之一,家族觀念一直深植于人們心中,在漫長的歷史當中,維系著一個家族的感情與發展。然而,最近的一項網站調查顯示:有七成網民不知道自己姓氏的由來,有八成的網民家庭起名時不再按照輩分,有九成的網民家庭沒有家訓,還有一部分網民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和家族歷史,沒有跟家族其他成員有經常性的交往與交流。
有人認為,家族觀念的淡薄,家族文化的稀缺,反映了中國人延續幾千年的家族文化正在嚴重流失;也有人認為,家族觀念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在現代化的浪潮中必然遭受沖擊,家族觀念的淡薄折射出了社會的進步,是一種值得慶幸的現象;還有人認為,家族觀念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柱石,我們要傳承、發展。
結合材料的內容,聯系社會生活,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于 800 字。